考古和盗墓怎么练基本功(辨土功)
由于“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深入古代中国人的骨髓,所以古代人把最好的东西都带到了地下。
考古要研究古代社会,这些被古人带到地下的东西,自然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所以中国的考古总要和土打交道,通过辨土,能知道文物的年代,埋藏性质等很多内容。通过辨别墓葬填土来找墓葬自然也是辨土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古到今,盗墓贼为了自己的贪欲,窃取文物发财,也学会了辨土。但盗墓贼的辨土功夫主要在于辨别墓葬的填土。
盗墓贼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辨土的?尚不得而知。因为盗墓自古以来都是非法的,“盗墓者诛”,所以他们学会了也不对外人道也。
中国的考古学家在解放前才学会辨土。
解放前,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发现震惊全国,还屡有青铜器出土,国民党政府就组织学者们到安阳殷墟寻找甲骨和商人的墓葬。当时考古学刚传入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考古队员也都不知道殷墟的墓葬填土什么样。
传说,有个当地人告诉考古队:“给我两块大洋,我就告诉你们怎么找墓。”收了钱,这个人就告诉考古队,用舌头舔就能知道是不是商代的墓:墓葬的土都是夯打过的,夯打时人的汗就会落到土中,如果舔了土是咸的,就是墓葬了。
后来,考古发掘进行的多了,自然就越来越科学,准确找墓也就不在话下了。
盗墓贼为了盗窃地下文物卖钱发财,所以只专注于辨别墓葬填土的功夫。但考古工作者可不仅仅局限于辨土找墓。
所有古人留下的遗迹,但凡埋在土里,包括灰坑土、建筑夯土、墓葬填土、水沟淤土,等等,考古学家都要通过辨土的基本功把它们找出来,比盗墓贼全面得多。
五花土
墓葬中的土,考古和盗墓贼都称之为五花土。
因为地下的土,都是分层的,每一层的质地、颜色和包含物都不样。古人挖墓下葬的时候,就把各层的土都挖上出来,回填的时候,各种颜色的土又混杂在一起,就成了“花”土,俗称五花土。有人可能较真儿,说没有五种颜色啊。实际上,五花肉也没有五种颜色啊。
考古怎么辨土呢?
考古是科学发掘,在发掘之前都要报请各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所以考古的发掘都是光明正大的,在白天进行的。考古人辨土靠眼看和手铲刮的配合。
考古用的手铲。分平头和尖头两种。
眼看就是看土质、土色、包含物的变化。钻探的时候,肉眼观察探铲带上来的土。发掘时,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的变化,就能把墓葬的边线准确画出来。下一步向下发掘就可以了。有些古代遗迹,仅凭肉眼看不一定能分辨清楚,这就需要就用手铲刮,根据刮土时手感的软硬,配合眼睛的观察,来判断一个遗迹的边缘在哪里。
上图,考古队员正在用手铲刮平面。根据手铲刮土时候的感觉,配合目力的观察,就能发现不易察觉的遗迹现象。
如果黄土里被人挖一个坑,里面填的全是黑土,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但是如果后来的人不知道前人的活动,在此处再挖坑,就会挖掉之前坑或者墓的一部分,考古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打破关系。
如果打破的关系太多,要辨别这些坑或者墓葬的先后早晚关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是个技术活儿。
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用铁锨把地面一铲平,就能看出有几个墓,或者遗迹谁打破谁了。看一下墓葬五花土的颜色,就能大概知道这座墓的年代,估算出墓有多深。
盗墓贼如何辨土?
盗墓是非法的,由于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除了个别太嚣张的,他们大多偷偷摸摸地在晚上干活,即使是手电筒的光亮,也可能被人发现。所以,他们练就了用手摸土的本事。
老练的盗墓贼,通过钻探把地下的土带上来,不用开手电筒,轻轻捏铲子带上来的土块,根据手上的感觉,就大概知道这是什么时候,什么级别的墓,大概有多深。
为了能更准确的判断,用的铲头往往比考古队的大一些,以便带更多的土上来。
为什么能从墓土辨别出来这么多信息呢?
这是因为不同时代、不同等级的墓葬,填土夯打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比如,殷墟安阳商代的墓葬,夯土多是用单根木棍,或者几根木棍绑在一起夯打成的,所谓集束夯。形成的夯窝形状就是单个的,或者梅花状。而到了汉代,墓葬中填土夯打都是用头端戴平头铁“帽子”的夯具。
小墓的夯打程度很低,甚至可能没夯过。但是贵族的墓葬,往往夯打的特别结实。
不同时代的工具、技术不同,夯层的厚度、夯打出来的痕迹,形成的填土结构,自然都不一样。经验丰富的人,正是通过填土的这些特点进行分辨的。
上图是商代的夯土。夯窝都是单棍夯成,夯棍都不粗,头端是弧形的。
上图,汉代的夯土。夯窝大,平而且浅,系用头端戴金属平夯头的夯棍夯打所致。
商代妇好墓俯瞰。墓壁上一条条平行线就是墓葬填土被层层夯打后形成的层位线。
会辨墓土未必能找到墓
但是你要是以为只要找到夯土就找到了墓,那就大错特错了。
夯打技术并非仅仅用于墓葬填土,它是当时普遍采用的技术。除了夯打墓中填土,还用来夯打建筑基础。
以商代为例,建筑的基础都要层层夯打很厚的土层,使之结实坚硬。如果建造宫殿的地方有前人挖的坑,还要把这些坑全部掏干净,再填土一层层夯打结实。各种土混杂,自然也是五花土。所以同时期建筑基础和贵族墓葬的填土特征是非常相似的。
考古发现的不少商代建筑基址上都有盗洞,显然是盗墓贼一看发现了夯土,以为是大墓,就一路挖下去了,结果自然是得不偿失。
战国时期山顶上的一些烽火台,也是用夯土层层垒砌的。天长日久风化,只在山顶上剩下高起的土包。盗墓贼一看是夯打过的五花土,就以为是墓葬,挖了洞往下掏,自然也是什么也挖不到。
填土层层垒筑、夯打而成的古城墙。夯层清晰可见。
考古发掘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考古发掘是光明正大的,合法的,科学的发掘。
考古工作者用开探方的方法,平面与剖面相结合,一层一层地往下挖。发现一点夯土的迹象,就会扩大发掘面积,直到夯土的形状整体暴露出来。自然就很清楚地辨别出哪些是建筑,哪些是灰坑,哪些是墓葬。
考古以发现古代社会为己任,科学发掘,为全民服务;盗墓以盗掘文物牟利为目的,为一己私利,毁坏属于全民的文化遗产。考古的辨土功,才是正宗。
上一篇:网站自然流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