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夫妻俩唱小调的歇后语_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05 14:19:42 / 浏览量:
 
夫妻俩唱小调歇后语
夫妻俩唱小调——一唱一和
相关歇后语
相关的歇后语有
- 懒驴子驾辕——不打不走
   - 茅房里的旧马桶——嘴滑肚臭
   - 四大金刚拿豆鼠子(小老鼠)——大眼瞪小眼
   - 箢篼(yuan dou盛东西的器具。用竹篾等编成)抬狗——不受人尊重
   - 夹火钳子——一头热
   - 下雪天打兔子——白跑
   - 老母猪的耳朵——软骨头
   - 剥了皮的蛤蟆——临死还要跳三跳
   - 一筐子鳖倒在沙滩上——滚的滚,爬的爬;连滚带爬
   - 小鸡配凤凰——想高攀;甭(beng不用)想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诸葛亮三次周瑜——略使小计
   - 二流子学徒——混日子
   - 沙梨打癞蛤蟆——一对疙瘩货
   - 苍蝇放屁——吓谁哩(比喻一点威力没有。)
 
更多歇后语
- 兔子蹦到车辕上——假充大把势(车把势。赶大车的人)
   - 蚂蚁看天——不知高低
   - 铁饭碗——打不破
   - 荞麦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稳
   - 破饺子——溜边了
   - 实心竹子吹火——一窍不通;不通
   - 哑巴瞪眼睛——心里恨
   - 跌跟头捡金条——运气好
   - 孙悟空手里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 飞行员的降落伞——随机应变
   - 蒸熟的鸭子——飞不了
   - 胸口上挂剪刀——别出心裁
   - 小卒拱老师——将了军;将军
   - 针眼里看人——小瞧
   - 饿猫不吃死耗子——假斯文
 
补充阅读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喻物类歇后语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