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抱干柴救烈火的歇后语_答案
发布时间:2024-11-06 02:52:44 / 浏览量:
 
抱干柴救烈火歇后语答案
抱干柴救烈火——越帮越忙
相关歇后语
相关的歇后语有
- 耗子尾巴上长癣——小毛病
   - 蚂蟥叮住水牛腿——寸步不离
   - 十二艘轮船出海——四通八达
   - 鸭绒裹尸体——舒服死啦
   - 豆芽子上天——带悔尾巴的能豆儿
   - 蜡台上无油——空费芯(心)
   - 棋盘上的士象——不离将
   - 王八遭棍打——缩头缩脑
   - 属炮筒子的——直来直去
   - 东头拜堂,西头出丧——唱对台戏
   - 窟窿眼儿里看人——小瞧
   - 破夹袄上绣牡丹——只图表面好看
   - 瓦匠干活——拖泥带水
   - 猪八戒笑孙猴——不知自丑
   - 店铺前吊门板——好大的牌子
 
更多歇后语
- 炕席上下棋——无路可走
   - 跑了虾子捉到鲤鱼——格外好
   - 拖车拉泰山——大头在后面;大的在后头
   - 指甲肉里扎刺——受不了
   - 灯盏无油——空费心;白费心;光费心
   - 开花的白菜——起了心
   - 拍马屁的拍上了大腿——错上加错
   - 土地爷的蜡台——一对儿
   - 长江里漂木头——付(浮)之东流
   - 毫鹰抓住鹞(yao)子脚——难解难分
   - 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嘴多舌;多一张嘴
   - 神龛(kan)上戳窟窿——妙(庙)透了
   - 朽木做梁柱——无用之材
   - 草绳子拔河——经不住拉
   - 哈巴狗过高门槛——又蹲肚子又伤脸
 
解释
歇后语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