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人工智能之父
发布时间:2024-10-23 15:36:23 / 浏览量: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1916/6/15--2001/2/9),美国科学家,他是20世纪科学界的一位奇特的通才,在众多的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世代。
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研究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广大领域,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在国际上获得了诸多特殊荣誉。
1956年夏天数十名来自数学、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等各种领域的学者聚集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讨论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根据麦卡锡的建议,正式把这一学科领域命名为“人工智能”。西蒙参加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而且他们带到会议上去的“逻辑理论家”是当时较早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软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因此,西蒙、纽厄尔以及达特茅斯会议的发起人麦卡锡和明斯基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1957年西蒙与别人合作开发了IPL语言(1nformationProcessingLanguage)。在AI的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种AI程序设计语言,其基本元素是符号,并首次引进表处理方法。1966年西蒙、纽厄尔和贝洛尔(Baylor)合作,开发了最早的下棋程序之一MATER。
1970年在研究自然语言理解的过程中,西蒙发展与完善了语义网络的概念和方法,把它作为知识表示(knowledgerepresentation)的一种通用手段,并取得很大成功。1972年7月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代表团成员之一靠前次到中国访问。之后又9次来华访问。
1975年他和艾伦?纽厄尔因为在人工智能、人类心里识别和列表处理等方面进行的基础研究,荣获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
1976年西蒙和纽厄尔给“物理符号系统”下了定义,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说”PSSH(PhysicalSymbolSystemHypothesis),成为人工智能中影响最大的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而这一学说则鼓励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进行伟大的探索。这也是两人在人工智能中做出的最基本的贡献。
1976—1983年间西蒙和兰利(PatW.Langley)、布拉茨霍夫(GaryL.Bradshaw)合作,设计了有6个版本的BACON系统发现程序,重新发现了一系列著名的物理、化学定律,证明了西蒙曾多次强调的论点即科学发现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问题求解,因此也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实现。